好的油脂(必需的油脂)究竟是什麽東西?

某些種類的油脂之所被定義為「必需的油脂」是因爲: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的路易斯教授發表在知名的科學期刊(science)的研究指出,腸道菌菌型不同,所喜歡的食物也不一樣,路易斯教授找來了98位健康的民眾填寫飲食問卷,並檢測這些人腸道菌的基因型,發現類桿菌屬(Bacteroides)的腸道菌喜歡典型的西方飲食,像是肉類及高脂食物,而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則喜歡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柏克博士(Peer Bork)領軍的跨國研究團隊在自然期刊(Nature)上發表研究指出,他們觀察人體腸道菌的基因形態,發現可以明顯區分出為三個族群,並以菌落數量最多的細菌名稱來命名菌型,第一種主要是類桿菌屬(Bacteroides)為主,第二種主要是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第三種則是以瘤胃球菌屬(Ruminococcus)為多數。

文章標籤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2012年攝食行為科學研究年度大會上的研究中,邀集了301位大學生,分別讓他們吃下完整的一個貝果麵包或總重量相同但切成四等份的貝果麵包,過了20分鐘後請他們吃免費的午餐,結果發現,吃了四小塊貝果麵包的大學生有較大的飽足感因此吃下的午餐量會較少。

第三招:將天然香料入菜

文章標籤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張教授(Yuqing Zhang)發表在20129月份的關節炎與風濕病期刊上的研究指出有痛風病史的民眾多吃櫻桃可以降低35~71%痛風的發作風險。張教授募集了633位過去一年曾經痛風發作過的民眾,追蹤了一年發現,若民眾在痛風發作前兩天吃櫻桃,就能降低痛風發作的機會,而且吃的份數越多風險降低的越多,吃兩份櫻桃(1杯量,大約20~24顆的櫻桃)可降低48%的痛風發作風險,吃三份(1杯半)可減少61%的發生風險,研究中並發現吃櫻桃之外再搭配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更可以降低75%的痛風發生風險。

食物經消化後會產生普林,普林再經由黃嘌玲氧化酶的作用變成尿酸(Uric acid),經由尿液來排出身體外。痛風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體內普林合成太多,二是因為體內尿酸排泄不良,進而導致血中尿酸濃度上升,形成尿酸鈉(或稱痛風石)沉澱於關節等地方,造成疼痛的感覺。與櫻桃一樣同屬於薔薇科的梅子也有降尿酸的作用,根據福建華橋大學化工學院的易立濤博士(Yi LT)發表於20129月份的藥理生物學期刊上的研究指出,讓有高尿酸的小老鼠連續吃7天的新鮮梅子之後,老鼠血液內以及肝臟中的尿酸濃度都下降了,易立濤博士並進一步證實尿酸下降的原因是梅子會抑制小老鼠肝臟中的黃嘌玲氧化酶的活性,因此減少尿酸的合成量。

文章標籤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海魚易含重金屬

從「大魚吃中魚、中魚吃小魚、小魚吃藻類和蝦類」的食物鏈來看,可以發現像是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威爾克博士發表在201210月份的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上的研究中,分析了20,669位平均58.7歲的受試者健康資料(其中19,097位是醫師),結果發現,每個月至少吃一次魚的受試者可減少30%心臟衰竭的風險,但是如果受試者是吃魚油營養補充劑,則並沒有發現對心臟有好處的情況。魚油是由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組成的,其主要成分包括次亞麻油酸(GLA)25碳五烯酸(EPA)22碳六烯酸(DHA),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這些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必須從食物中攝取,尤其是深海魚類中含量豐富。

魚油主要的生理功能為幫助脂肪代謝,並減少血中發炎物質(前列腺素)對人體動脈血管以及關節的傷害,因此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威爾克博士的發現跟20129月份美國醫學會(JAMA)的綜合分析研究結果是相似的,該研究收集了20個研究資料,總共包括了68,680位有心臟問題的病人,分析結果發現吃魚油營養補充劑並不能降低這些病人發生心因性死亡、心肌梗塞、猝死、中風等風險。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教授(Frank Hu)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發現,用等比例的豆類和白米飯(11)作為主食的心臟病患者,血糖比較不易飆升,發生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降低35%

教授在哥斯大黎加分析了1,879名心臟病患者1994年至2004年的飲食習慣和病歷記錄。哥斯大黎加的傳統主食是黑豆飯,然而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飲食中的白飯比例升高,豆類攝取量減少,這些心臟病患的血糖、血壓、壞膽固醇等反應代謝症候群的指標也越來越高。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麥哥本哈根國家血液研究所(Statens Serum Institut)的瑞樂醫師(Mattis Flyvholm Ranthe)發表在2012年8月美國心臟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的研究指出,如果父母、兄弟姐妹其中有人在60歲前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則民眾在50歲前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大幅度提高,因此必須更加提高警覺。

瑞樂醫師收集並追蹤丹麥國家型資料庫中(The Danish Family Relations Database, DFRD)自1949年後出生的民眾以及所有相關親戚的健康資料,因此這個資料庫非常龐大,共包括了3,985,301位民眾,平均追蹤超過20年。

文章標籤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造成失智症的主要原因,約有6成失智症病人因為罹患阿茲海默症導致失智發生。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2012716一篇大篇幅報導,於溫哥華舉行的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中有5篇來自不同國家(瑞士、荷蘭、美國、日本)的研究都分別指出阿茲海默症病人在出現認知功能障礙之前可能會先出現步態障礙(Gait disturbances),這些專家認為步態障礙未來將可作為臨床診斷阿茲海默症一項簡易的評估方法。

國外研究預估,2012年美國將有540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其中520萬人是65歲以上的老人。美國的薩維卡醫師(Rodolfo Savica)利用步態電子儀器測量1,341位民眾的步態情況,包括步伐長度、每分鐘走幾步、走路速度等,另外還接受2種以上神經學及

文章標籤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班牙巴塞隆那的環境流行病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in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艾梅里克博士(Judith Garcia-Aymerich)20123月發表在歐洲呼吸系統期刊(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上的研究結果顯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如果食用香腸、培根、火腿等醃漬加工肉品,會容易讓病情發作、加重,患者得重新住院接受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指肺部氣流阻塞的一種病況,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症狀包括,咳嗽多痰、呼吸困難、缺氧、一動就喘、呼吸流速受到限制等。隨人類壽命延長、空氣污染和抽菸人口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則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根據WHO統計,目前全球約有2.1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排名全球死因第四位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發現過量攝取加工肉品對人體的危害,例如20121月發表英國癌症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研究發現,每天固定攝取50公克的加工肉品(大約是一根香腸的量)罹患胰臟癌的機率增加19%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