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日內瓦大學醫院做過的研究就能夠證實這點。體重超重的受測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採含45%脂肪的飲食,另一組則採26%脂肪的少脂肪飲食(典型西方飲食當中脂肪的含量大約是35%),兩組飲食都將總熱量控制在1200卡。為了確保能嚴格遵守,所有的食物都在醫院裡準備與食用。三個月後,兩組減輕的體重沒有太大的差距。事實上,採高脂飲食的那一組還多減了一點,8%比7.2%,這證明了脂肪可以吃也可以減重。
我不想讓大家以為我高脂飲食辯護,事實上我也不鼓勵。我認為理想的飲食型態應該能含有適度的健康脂肪。這個研究的重點告訴我們,攝取脂肪是不會讓人肥胖的。讓人體重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運動太少,或吃下的脂肪種類不對,或吃下的熱量太多。
1996年洛克菲勒大學做了一個關於新陳代謝的研究,結果說明了身體將碳水化合物轉變為飽和脂肪的效率有多高。他們將一群健康、體重正常的志願受測者分兩組,一組食用脂肪極低的10%脂肪的食物,另一組採豐富含40%脂肪的飲食。每個人都攝取足夠維持他本身體重的食物。每十天,研究人員檢驗受測者的「三酸甘油脂」來測量新增加的脂肪有多少。結果發現,採高脂飲食的受測者體內製造的脂肪極少甚至沒有。就像是身體再說「好了,我已經從飲食獲得足夠的脂肪,所以不需要自己再製造了。」相反的,低脂受測者卻製造了大量的飽和脂肪。事實上,他們的三酸甘油脂當中,有30%~57%的脂肪酸都是自己製造的飽和脂肪。當體內形成一種脂肪饑荒的狀況,我們身體就會開始啟動,將碳水化合物轉變成脂肪,以保護人類安然度過脂肪饑荒期。
研究顯示,能傳遞健康訊息的omega-6與omega-3脂肪酸的比例,要低於4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