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氣冷 皮膚乾癢症增5成
搔抓恐致發炎
天氣明顯轉涼,不少人皮膚出現乾、癢症狀, 皮膚科 醫師王淳樺表示,入冬後氣溫低、敏感肌易受刺激,或習慣洗熱水澡、又未確實做好身體保濕者,易出現皮膚乾癢症,求診患者增加3~5成,也提醒患者勿搔抓肌膚,避免傷口感染。
冬天不少人喜歡洗熱水澡,但過熱水溫使皮膚表皮保護與保濕力變差,無法抵抗冷、熱、濕度變化等刺激而乾癢,有時會出現紅疹或龜裂,患者搔抓會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嚴重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皮膚科 醫師王淳樺表示,洗淨雙手後輕拍打患處,或至皮膚科治療,擦止癢藥膏與類固醇後,正常作息,約1周可痊癒。
【先了解】老年人易乾癢
皮膚科醫師王淳樺表示,老年人皮膚油脂製造能力下降,肌膚保護功能變差;肝腎功能不佳者,皮膚排毒能力也差,是皮膚乾癢症高危險群。
【這樣做】洗澡水勿過熱
洗澡水溫度應在40℃以下、略比體溫高即可,或盡量採淋浴、縮短接觸熱水的時間;已有皮膚乾癢症或皮膚脆弱者,避免用含制菌劑沐浴乳,以免造成刺激。
綿羊油易感染
王淳樺醫師提醒,冬天可用植物成份為主的乳液加強保濕,已出現乾癢則避免用綿羊油,其動物性油脂對症狀期間的肌膚易造成刺激,恐引起接觸性皮膚炎。
勿貼身穿毛衣
冬天不少人會穿毛衣,但毛料經摩擦,刺癢感易引起肌膚不適、或靜電引起刺激,尤其對已出現乾癢症的皮膚是二次傷害,應選棉料貼身衣物,再外搭毛衣。
【醫師說】皮膚乾癢應重保濕
皮膚科醫師 王淳樺
不少皮膚乾癢症患者都是反覆發作,可能跟生活習慣有關,建議搭配治療外,洗澡水勿過熱,並重保濕。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