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季節調比例 微妙の味噌
日本人喜歡在料理時使用味噌,台灣家庭餐桌上也常見味噌料理,味噌依熟成期長短不同,有白味噌和紅味噌兩種,味噌可依季節做不同比例混合,拿來入菜會有微妙的滋味,我們請日式餐廳副料理長邱于哲示範4道簡單的味噌料理。
味噌做法
製作
味噌主要由米、大豆、鹽經過黴菌、酵母菌醱酵後製成,市面上的味噌多半為米味噌,也有以麥、豆取代米的麥味噌和豆味噌,後來經過改良,也有少數味噌直接添加柴魚或昆布等其他原料,使用時更方便,可稱加味味噌。
營養
味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經過醱酵,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從西方營養學角度來看,味噌是植物性食品中少數含有維他命B12,可防貧血。
日本白味噌
僅醱酵數個月的味噌顏色較淺,偏米黃色,稱為白味噌,鹽分較低,有時會有原料粒子殘留,口味較清淡也偏甜,日本代表產地為信州、西京。
醋味噌佐番茄
材料:
番茄1顆、白味噌40克、糖10克、白醋20克
Step1
白味噌、糖、白醋放入鍋中,開小火拌勻至糖溶化,放涼備用。
Step2
番茄底部畫十字,汆燙至番茄皮裂開,冰鎮後,剝下番茄皮。
Step3
汆燙的番茄,沾白醋味噌,簡單又美味。
日本紅味噌
製作味噌時,熟成期約1年以上的味噌顏色較深,偏紅褐色,稱為紅味噌或赤味噌,因醱酵時間較長,鹽分也較高,代表產地為仙台、八丁。
田樂味噌燒
材料:
紅味噌40克、清酒10克、糖20克、各式蔬菜、菇類、豬肉片
Step1
紅味噌、清酒、糖放在鍋中,開小火加熱拌勻做成淋醬備用。
Step2
準備一鍋滾水,將各式蔬菜、菇類、豬肉片燙熟。
Step3
汆燙的蔬菜、肉片,淋上味噌,好看又好吃。
台灣味噌
台灣以白味噌、加味味噌為大宗,因台灣人覺得紅味噌太鹹,因此白味噌接受度較廣,台、日味噌製作方式相同,但味噌是日本重要飲食文化,所以種類比台灣豐富。
味噌雞肉
材料:
雞肉200克、白味噌60克、清酒20克、糖10克、醬油5克
Step1
白味噌、糖、醬油和清酒拌勻,放雞肉將兩面沾勻,醃15分鐘。
Step2
烤箱開200℃預熱,放入雞肉烤約30分鐘烤熟。
Step3
以白味噌抓醃入味的烤雞,散發淡淡的味噌香氣。
調配法
在台灣,大多數家庭只用單一味噌料理,但在日本常將紅、白味噌調和再入菜,紅味噌偏鹹,口味較重、白味噌偏甜,可依季節變化,做不同比例混合。
春秋
春秋氣溫適中,紅、白味噌可以1:1比例調和,均衡鹹味和甜味。
夏天
紅味噌加多一點約2/3、白味噌1/3,偏鹹口味適合食欲不振的夏天。
冬天
紅味噌約1/3、白味噌2/3,冬天適合溫和、甜味較重的味噌。
保存
味噌未打開時直接冷藏即可,要在保存期限內用完,打開後要收在密封盒內或用塑膠袋包緊冷藏。取用味噌時,要用乾燥、乾淨的器具,避免味噌碰到水發霉。
專家說
製作日式料理時,使用清酒為佳,若家中沒有清酒,可用米酒代替,但米酒不可加太多,容易有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