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酵素(enzyme)這個名詞時常出現在各大媒體,被大眾廣泛討論著,一夕之間,似乎成為健康話題的寵兒。

您真的瞭解什麼是「酵素」嗎?相信多數人還是對酵素還是一知半解。

首先,我們要了解人體內的酵素種類不下千種,就算是吃酵素補給品真的可以補充身體的酵素,請問要補充哪一種?不知原理的人,勢必會亂吃一通。其次,酵素主要是細胞化學反應的催化劑,並非作為營養補給用;而疾病、排毒、肥胖是營養和代謝的問題,且體內的新陳代謝酵素不能由境外補充,要如何達到治病、排毒、減肥的功效呢?

 

酵素是生命的泉源

在地球上,只要是有機體(即有生命的物體),都需要酵素來維持正常的生理運作。像是小生物體如細菌和黴菌等微生物,因其無法直接攝取大分子有機物作為營養來源,必須先藉由分泌可分解大分子有機物的消化酵素,將其成為小分子單位如單糖、甘油、短脂肪酸、胺基酸等,再進行吸收利用。此外,微生物也需依靠酵素來局部分解寄主細胞;而大生物體如人類與其他動物,也需要利用酵素來幫助食物消化,與產生能量的轉化。

 

酵素的特性

「酵素」的英文是Enzyme,也就是一般我們稱的「酶」;希臘文的意思是「在酵母中的東西」。

酵素具有活性,是生命體所有生化反應的催化劑、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酵素以蛋白質為其骨架結構,滿載生命能量要素的蛋白質載體,就像汽車電池是由滿載電能的金屬板組成,它能承受的最高溫度範圍是攝氏48度C,溫度過高活性就會被破壞。

酵素對於熱相當敏感,食物在48度C以上的水溫中浸泡不到半小時,即可能耗盡酵素。所以,中國人習慣吃熱炒的飲食烹調習慣,其實是消耗了原本生鮮的動、植物食品中所含的消化分解酵素。舉凡對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分解等,都需要有酵素的作用。

此外,酵素還具有修補細胞的功用。有別於藥物的作用,酵素不直接殺死病毒,而是提供體內細胞營養素,讓受損的細胞獲得更多的營養,藉由自我修補機制,讓身體重獲健康。

在此過程中,酵素扮演媒介的角色,它或許無法像藥物一樣立即見效,但可以讓身體因為獲得足夠的營養,漸漸恢復能量,進而讓病症逐漸好轉;雖然效果較緩慢,但卻是全身細胞機能的調理,有別於藥物的單一作用。

這就好比我們的電腦系統使用久了,難免會出現當機等情形,若只是針對單一問題進行維修,沒多久後,電腦還是會出問題;此時,唯有進行「重灌」才能讓電腦恢復正常;而酵素的作用也是如此,可以達到體質再生的目標。

 

酵素有多少,生命有多少

近代酵素營養學的先驅艾德華豪爾博士,在1985年出版的《酵素營養學》當中提到,「人類的壽命與健康,與體內的酵素消耗量成反比」,如果可以增加食物當中酵素的利用,就可以遏止體內潛在酵素的減少,而提升人體健康與壽命。更重要的是,酵素可以排除毒素、平衡體內的酸鹼值、進而修補細胞,調整體質。

人體內的酵素,出生時最多,隨著年紀增加,體內酵素會減少;美國有研究發現,年輕人唾液中的酵素,比69歲以上的老人多出30倍。體內酵素減少,導致體力衰弱、年紀愈大時較容易生病。像我們年輕時三天三夜熬夜不睡,可能休息一、二個晚上就可以迅速恢復體力,但中老年之後,即使獲得充份睡眠,疲勞感也不容易消除,原因就在於此。

 

先進行「預消化」,可減少身體酵素的消耗

艾德華豪爾博士提出的《酵素營養學》,有兩個重要的原則:一是「酵素適應生命法則」,也就是說,依照食物的不同,體內消化酵素分泌的量會不一樣。舉例來說,我們吃飯時,口水會分泌消化酵素來分解澱粉;若吃了肉,胃就會分泌蛋白質分解酵素。所以,若我們吃到富含酵素的食物,身體就不需再分泌過多的酵素來消化,可以節省體內酵素的消耗。

第二個重要原則是「預消化」,很多動物不會分泌消化酵素,牛、羊有四個胃,前三個胃不會分泌酵素,僅有第四個胃有消化酵素,會對食物進行處理。而牛、羊的口水也不會分泌酵素,因為牛、羊吃的草有豐富的酵素會自體分解。所以,即便牛的體積比人類大很多,但胰臟大小卻只有人類的1/3。胰臟是重要消化器官,消化功能愈不好,胰臟就會愈肥大。

很多家禽如鴿子、雞,可以吃很多生食的豆類、穀類,但人類不行,因為豆類榖類當中有酵素抑制劑,而家禽動物如雞,在脖子的地方有個囊,可以利用食物本身自有的酵素,先進行「預消化」的功能,來節省體內的消化酵素,幾小時內可讓食物發芽、發酵,產生酵素,將發酵抑制劑破壞掉。人類身體不能處理食物中的酵素抑制劑,但可以透過先將食物發酵、或煮熟來達成。

 

生鮮的蔬菜水果,甚至生肉、生魚都含有酵素,不過因為考慮到寄生蟲的問題,我不鼓勵吃太多生的肉、生的魚,蔬菜水果要生吃的話,也一定要清洗乾淨。

 

吃生食較健康長壽

聰明的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學會了如何使用火來烹調食物。雖然我們因此而享受到變化多端的美味,但是,這些食物中所含的天然食物酵素因為不斷地加熱,也一點一滴地流失了。

所有的動物,除了人類的飲食是煮熟食用之外,其他動物都是生食,而熟食會破壞酵素。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西元前幾千年就洞悉了這個觀點,他曾說過:「火食等於吃得過多。」火食指的就是加熱過的食物,酵素會在加熱時流失,大量食用火烹調的食物比較容易生病。

現代科學家也做了很多實驗,發現野生動物因為吃生食,很少有慢性疾病;而餵養熟食的寵物貓狗,則容易有慢性疾病的產生。

關於生食較健康的研究很多,最有名的就是探討關於愛斯基摩人健康秘密的研究。人類學家發現,位屬寒冷冰原帶的傳統愛斯基摩人,飲食多數是生食,包括打獵而來的魚肉、海象、麋廘,三餐很少有蔬果或豰類。傳統愛斯基摩人會把生肉放在積雪當中,幾個月後,即使肉有些看起來腐爛(其實這不是腐爛,而是發酵的狀態),他們也照吃不誤。因為生肉當中的蛋白質分解酵素先進行了「預消化」,將肉中的蛋白質分解成了氨基酸,食用起來不需要再消耗體內太多的消化酵素來進行消化分解,人體非常容易吸收利用,所以不容易生病,可以維持健康。

但是近代愛斯基摩人移民到加拿大北部,開始吃加熱過的熱食之後,身體狀況就開始改變,由此證明,酵素與健康的重要關係。

 

酵素對體內細胞的重要性

 人之所以會生病,主要原因有二個:

一、體內酵素不足或營養不足,使體質變得容易受感染:這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潛在原因。當你的體內狀態平衡時,不會感到不適,可是一旦身體酵素不足,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致癌物質、膽固醇、細菌、X光、食品添加物及菸、酒等,就容易導致疾病的產生,變成壓垮身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二、酵素與細胞的代謝關係極為重要:人體內所有的代謝路徑全是由酵素與基質所組成的;若酵素調節作用正常,則細胞便能正常運作。人體就像是一個小型的加工廠,每天要完成許多化學反應,而這些反應的進行都需要有酵素參與;重點是,一種酵素只能負責一種作用,而人體內的酵素種類高達幾萬種之多,各司其職,共同進行體內各種反應,維持人體的機能正常運作。

 倘若缺乏酵素,人體這座小型加工廠所該有的反應將無法順利運作,以致產生各種代謝障礙,引起如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疾病,最終連生命也無法維持下去。

若體內的各種機能都能正常、順利的地運作,體內的細胞就都能充分的進行新陳代謝,自然就可以維持年輕、健康和長壽。

 

酵素的分類

現代人有很多慢性疾病,國人十大死因裡,除了意外及自殺身亡之外,其他都與新陳代謝失調有關。很多疾病更被定義為「代謝不良症候群」,與身體的平衡有很大的關係,其中包括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的障礙。而影響新陳代謝最重要的營養素,就是「酵素」。

 在人體內的酵素有兩大類:使人體正常運作的「新陳代謝酵素」、分解食物的「消化酵素」。

我們藉由三餐攝取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澱粉,如果沒有消化酵素,是不能夠完成消化的。蛋白質、脂肪、澱粉需要蛋白酶、脂肪酶、澱粉酶來分解,之後才能被人體完整的吸收利用。

而吸收利用完的廢物需要代謝,所有身體機能的生化反應的觸媒,都需要新陳代謝酵素。

富含三大類消化酵素的食物:
蛋白質分解酵素:
鳳梨、木瓜、奇異果
澱粉分解酵素:
白蘿蔔、山藥、高麗菜、香蕉
脂肪分解酵素:
納豆、味噌、天然發酵優格及起司

我們的身體,包括所有器官組織皆是由新陳代謝酵素來運作,這些酵素會汲取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澱粉、醣等物質),並利用它們打造健康的身體,維持所有功能運作正常。

良好的健康,取決於所有新陳代謝酵素及消化酵素都能完美地運作。因此,我們必須確保身體能夠維持足夠的酵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