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會對健康有害的毒,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一種是體外的毒,一種則是體內的毒。

美國康乃爾大學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在全球工業國家或文明國家中,人民身體的疾病有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原因是來自於飲食。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會生病,有一半原因是「吃」出來的。另外的百分之三十五,則可能歸咎於心理、外在環境和其他原因。

疾病的成因大致可分為:

1.基因遺傳

2.毒素累積

3.酸化體質

4.營養缺乏、失衡

5.壓力

我們吃進去的毒多半是累積而來的。毒素在生物體內都具有「累積性」,動物會將無法排出體外的毒素累積在體內,演變到最後會產生各種慢性病,當然也會造成癌症。

 

癌症=毒

常有人問我:癌症和毒是畫上等號的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以上提到,疾病大多是「吃」出來的之外,我還可以舉一個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毒與癌症之間的因果關係:我們家裡常用的洗髮精、沐浴乳、清潔劑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石化原料製成且含有界面活性劑及各種化學成分,如果每天都滴一滴在相同部位的皮膚上,十年之後這塊皮膚可能就會得癌症。

 

為什麼毒會致癌?

如果讓有毒的物質一直反覆刺激同一個部位的細胞,就可能讓細胞發生病變,尤其是細胞分裂頻率越高的部位,所以人體某些器官特別容易得癌症。當然,目前的醫學對於許多癌症成因還無法完全理解,但毒與癌症絕對有關係卻是無庸置疑的。

目前我們知道,造成癌症的原因有很多種,除了毒素累積會致癌之外,自由基、輻射、電磁波等都會致癌。基本上只要是會傷害細胞、含有會刺激細胞成分的物質,都有可能致癌。而癌細胞之所以被稱為癌細胞,是因為它和一般細胞不同,它沒有生長週期。我們人體內的細胞都有一個生長週期,例如皮膚細胞的生長週期是二十八天,二十八天後皮膚細胞就會死亡、代謝脫皮。但是癌細胞卻沒有這樣的週期,它時間到了不會死亡,也就無法代謝。

 

那麼毒又是怎麼讓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的呢?

目前科學上能得到的解釋是,毒素造成正常細胞的基因變異進而癌化。人類細胞的基因共有二十三對染色體,當細胞進行分裂時,成對的染色體必須打開才能一分為二進行分裂,在打開的那一瞬間,也就是最容易被毒素攻擊的時刻,毒素會直接深入細胞攻擊基因,造成病變,也因此造成癌化。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的肺、腸、肝等器官特別容易得到癌症,因為肺、肝、腸都是細胞分裂特別旺盛的器官。例如肝細胞死亡代謝後會不斷再生,就算割掉一半的肝臟,它還是會慢慢再長回來,而腸黏膜和肺泡細胞也會不斷地分裂再生,就連我們的皮膚也是,當過度曝曬,紫外線就會趁細胞分裂再生時攻擊細胞而導致癌症。另外,女性常見的乳癌與男性的前列腺癌,這類性腺器官癌症多半是賀爾蒙引起的,如果吃到不好的賀爾蒙,它也會變成毒素,攻擊我們的性腺分泌器官造成癌症。

 

無毒,是防癌的第一步

二○○九年衛生署最新公告,台灣每七分十秒就有一人罹癌。

追求無毒飲食生活,是先進國家早就開始在做的事情,國人的觀念在這幾年才有明顯改變,現在才正要起步。這樣的改變不是三年、五年的事情,而是要持續十年、二十年以上才有意義。但是我認為,只要有在做,未來就一定能看到成效。

我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幾年前,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排行榜的榜首,就發生人數而言現在卻有往下降的趨勢。反觀隨著高齡化與飲食西化,國人結腸直腸癌症發生人數不斷攀升,根據癌症登記統計,九十四年結腸直腸癌症發生人數為九千六百零四人,僅次於肝癌,並躍升為所有癌症發生人數排名第二位。到九十八年公布,九十五年結腸直腸癌罹癌人數首度破萬,甚至追過肝癌,居所有癌症首位。

肺癌的人數為什麼減少了?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是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廢氣、抽菸和炒菜的油煙,因此不論男女,都有可能是肺癌的高危險群。如果仔細探討肺癌減少的原因,第一最有可能的就是使用無鉛汽油,第二是公共場所禁止吸菸,另外就是外食人口增加,在家烹飪的機會減少了。在政府宣導使用無鉛汽油之前,大家都還在使用高級汽油,高級汽油所排放出來的鉛含量很高,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政府提倡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規定,減少了吸二手菸的機會。而外食人口的增加,代表一般家庭少開伙,家庭主婦因此減少吸入油煙的管道。這些改變對於肺癌的防治慢慢有了效果,肺癌的罹癌率因此下降。由此也可看出,政府一個重要的決策或是飲食習慣的改變,就有可能改變全體國人的健康情況。

但是,反觀肝癌人數為什麼上升了?其中的原因包括了外食人口增加、經常熬夜工作、工作上應酬喝酒的機會增加、常吃油炸食物以及不當的用藥習慣。台灣的健保制度完善、醫藥系統發達,這在我看來,其實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醫療普及化了,憂的則是大家動不動就吃藥,因此台灣罹患肝癌的人數很多、洗腎成長率也是居世界之冠,這些都是有跡可尋的。政府接下來應該宣導正確的用藥觀念,勸導國人小病、小感冒只要多喝水、多休息、補充營養,讓身體自然恢復抵抗力,減少對藥物的過度依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