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視粗糙主食的攝取,3餐至少1餐食用全穀根莖雜糧類的食物,如糙米、燕麥片、全麥麵包、地瓜、馬玲薯等。

2.儘量購買有機無毒耕種之蔬果、芽菜或自己種植,大量化肥栽種的作物空有其表,農藥、除草劑、殺蟲劑污染是疾病及臟腑受損元兇之一。

3.蛋白質食物選擇順序為豆->魚->肉->蛋。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優先,動物性蛋白質以沒有腳的比兩隻腳的動物好,兩隻腳的比四隻腳的動物來得好。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培根等和酒精飲料、菸草、檳榔同被列為一級致癌物,牛、豬、羊等紅肉列為2A級致癌物除草劑「年年春」同級關鍵就於紅肉中的2類營養成分:

      (1).紅肉的整體脂肪含量較高(ω-6脂肪酸),一旦吃得太多,容易在體內形成致癌物,身體自由基也會跟著變多,並且糾眾攻擊正常細胞,引發發炎反

           應,提高演變成腸癌的風險。

     (2).比起白肉,紅肉含有較大量的兩種特殊胺基酸,即為「苯丙胺酸」及「肌胺酸」,研究發現這兩者經過150高溫烹調後,會產生致癌物質「異環

          胺」,不僅會導致大腸癌,也會提高女性乳癌的風險。

3.『根莖花果葉、青赤黃白黑』,不同部位、不同顏色的新鮮蔬果輪流攝取以均衡各種營養及寒燥互補性,補充植物多種抗氧化物質,這就是所謂的「彩虹原則」。增加植化素攝取台灣國科會1984調查國人生活習慣與癌症發生的關係,結果發現:每週吃蔬菜14以上者,比起每週吃兩次以下的人,肺癌發生率少了75 、肝癌少了60、結腸直腸癌少了40。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蔬果的攝取量應為400-800公克  (每天至少2盤蔬菜、2盤水果)。可有效降低30%40%的癌症發生率。

4.增加生食及海藻類、蕈菇類食物的比例,因為海藻類、蕈菇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及鹼性微量元素。適度生食,食物中的營養及酵素不會流失不會被破壞。

5.增加天然辛香料與種子堅果類的攝取;發芽的豆類可將營養小分子化且降低普林,堅果及穀類種子胚芽可補充天然不飽和脂肪酸及維他命、礦物質。

6.吃當季當令新鮮蔬果且儘量購買本地或鄰近地區小農所生產的食物。長途運輸往往要使用化學處理或輻照防腐,吃當季當令的食物可幫助農友公平交易既便宜、污染少且更符合大自然寒燥冷熱的互補性。

7.多吃天然發酵食物,補充體內益生菌及酵素,醋、優格、味噌、泡菜、納豆等等,這些天然發酵物不僅是長壽村的重要食物,也是維持人體腸胃道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質。美國的健康專業月刊「健康」網路版,列出的世界五大健康食品,除了韓國泡菜之外,還有西班牙的橄欖油、希臘的酸奶、印度的紅扁豆、日本的納豆味噌,都是發酵食物。

 

◎酵素分類:

(1).蛋白質分解酵素:鳳梨、木瓜、奇異果。

(2).澱粉分解酵素:白蘿蔔、山藥、高麗菜、香蕉。

(3).脂肪分解酵素:納豆、味噌、天然發酵起司及優酪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