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挑選看末梢


魚翅通常來自鯊魚的背鰭或胸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口感滑順。 外觀上應呈現深淺不一的淡褐色魚翅屬於高檔食材,動輒千元起跳,選購時,不妨將魚翅拿到燈光下照射,愈到末稍紋理愈細,呈不規則的毛狀,透光度也愈高。市面上常見合成魚翅,價格約在幾百元。這種合成魚翅是用澱粉、海藻抽出物等製作而成,並不是真正的魚翅,末稍也明顯與真正的魚翅有所差別。


好菇香氣擋不住


市面上常見的香菇多來自日本、韓國,但以本產南投香菇為首選。香菇好不好,光是聞味道就可以判別。有些業者會引進大陸的扁菇, 味道也很濃,但因為生產品質不易掌控,購買時, 還是要睜大眼睛多看看菇體是否新鮮,有沒有發霉。大陸香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蕈柄被除去,只剩扁扁的蕈傘。


乾燥海參握握看


海參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容易消化吸收。若買已發好的,可以直接看水質的清澈度,以及海參的完整度,已泡爛的,或是太白的,都不宜購買。若是買乾燥的海參,自己帶回去發,不妨用手握握看,手握時沈沈的,有紮實感為佳。


好干貝聞聞看


干貝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等營養成分,只要少少幾顆,煮湯料理,不需要添加太多的調味,味道就很鮮美。選購時,以外型完整,直徑超過3cm以上,顏色呈金黃琥珀色為上選。 如果外觀上看似合乎標準,別忘了一定要聞聞看,品質良好的干貝,有自然的海潮味,但有些不肖業者,將過期的干貝,添加許多防腐劑或化學藥品,聞不到海潮味,反而是嗆鼻的化學藥品味。如果購買新鮮冷凍的干貝,外觀形狀不規則,顏色呈漂亮的粉肉色。但有些業者可能會以魚漿混充,外表看起來形狀一致。


臘肉肥瘦分明  醃製肉品雖然風味絕佳,卻可能因業者添加過多的鹽巴或亞硝酸鹽,影響人體的健康。選購時應避免選擇顏色太鮮豔的肉品,以外觀乾燥、肥瘦分明,且散發自然肉香味為宜。


金針看色澤  新鮮的金針含有豐富的鐵質,並散發自然香氣,但金針的顏色保存不易,有些業者為求賣相好看,添加二氧化硫增色,選購時應避免顏色太鮮豔的金針。


黑木耳黑白分明  黑木耳與銀耳同樣屬於滋補的藥膳食品,選購時謹記「黑白分明」原則,外型完整、聞起來沒有異味。因黑木耳色澤保存不易,若白色部分呈灰黑色,應該避免購買。


竹笙自然酸味 竹笙為真菌植物,聞起來有明顯的酸味,竹笙的顏色是米白色,但仔細看還是有深淺不同的差異,都屬於自然現象。如果竹笙顏色一致,且太白,可能是添加漂白劑。


專家叮嚀 台灣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兼 任助理 教授每到過年期間,市面上充斥著走私的黑心年貨,一般民眾未必能夠立即辨認出來。目前台北市衛生局提供快速篩檢DIY試劑,民眾可自行索取。另外,民眾不慎買到黑心年貨,或對年貨有任何疑慮,應主動將年貨樣品,送到台灣各縣市衛生局,或專業單位檢驗。


標示不清楚不買
顏色太鮮豔不買
乾貨不馬上下鍋


昨天已有許多店家開始陳列自行組合密封的禮盒,姜郁美表示,商家多半以保鮮膜包裝組合禮盒,衛生局認定不屬於包裝產品,民眾選購後若發現過期或品質有問題,依照消保法可以要求退貨,民眾也可要求店家拆封,檢查食品的標示說明。


姜郁美表示,選購年貨要注意三不原則:標示不清楚不買,過於鮮豔不買,乾貨買回去不要馬上下鍋。民眾同時擅用眼、耳、鼻、口,眼睛注意顏色是否過於鮮豔,觸覺注意食物是否濕黏,嗅覺注意是否有霉味,味覺注意脆度,是否已濕軟。民眾購買食品若有問題,可向衛生局食品衛生消費者服務專線申訴,電話:27208777


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處長姜郁美表示,蜜餞類食品可能因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開放中國加工品進口,抽驗不合格率由3年前的3.1%、2年前的16.2%,暴增到去年的43.6%,主因是添加過多的人工甘味劑。


金針竹笙 7成不合格


根據近3年來的年節食品抽驗結果,即食豆製品、脫水非即食食品、蜜餞食品的添加物不合格率最高,分別達65.5%、41.8%、20.9%;另外,金針、竹笙兩項脫水非即食食品,抽驗不合格率都達7成以上。


姜郁美表示,業者為了讓金針、竹笙外觀好看,容易使用過量漂白劑,消費者購買這些年貨,務必以40度以上熱水浸泡2次,每次至少20分鐘,浸泡後的水倒掉不可食用,才能確保食用的安全。


花蓮衛生局技正廖建智表示,部分商家常使用過氧化氫添加於干絲、豆干、麵腸等豆類加工製品,及油麵、烏龍麵等麵製品,或魚丸、蛤蜊、蜆、鹽水雞、魚翅等食品,添加過氧化氫的目的是殺菌和漂白。


針對食品可添加雙氧水殺菌是否會危害人體的疑慮,廖建智指出,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二條的規定,食品可添加的殺菌劑是由中央主管機關訂定,而過氧化氫是法令規定許可的食品殺菌劑,但因過氧化氫的毒性會造成頭痛、嘔吐、腹痛和造成皮膚刺激,因此法令規定嚴格禁止殘留在食品中。


「四不原則」保安康


辦年貨的過程,就像籌備一場家族派對般令人開心,為了不讓黑心食品壞了過年的興致,採買年貨謹記「四不原則」:


包裝不良不買


儘量選購包裝食品,比較有保障。經常抽驗各類食品、為民眾「吃的安全」把關的台北市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處長姜郁美證實,包裝食品的合格率比散裝食品高,也比較衛生。


標示不全不買


清楚的食品標示反映出賣方為產品負責的誠意,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的規定,應標示:品名、內容物的名稱及重量、添加物名稱、保存期限、廠商的地址和聯絡電話。


色澤鮮豔不買


外觀鮮豔動人的食品看看就好,因為許多乾貨為了賣相好、保存方便,而添加了過多有害人體的化學物質,例如防腐劑、漂白劑、增豔劑,吃下肚可能引發腹瀉、嘔吐、頭痛、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


保存方式不對不買


姜處長訪察年貨時發現,有些商家為了展示貨品,將該冷凍或冷藏的食品擺在常溫下販售(例如鮑魚),造成消費者買到了解凍的食品,「溫度不對,保存期限就不一樣了,」她提醒民眾除非是要立即食用,否則不要購買解凍後的食品。


「八要技巧」小心買


雖然包裝食品比較安全,但是放眼年貨大街及傳統市場,多是秤斤兩賣的散裝食品,聞得到美味又能現場試吃,過年氣氛令人心動。


但是選購散裝食品不能太「阿沙力」,為了家人的健康不妨挑剔一點,善用「望、聞、問、摸」的技巧,再注意食品衛生的細節,循著蛛絲馬跡揪出壞食物的原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