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養運動的一個口號,意指「進食本地生產的應節食物和傳統食品有益身體。」,由日本大正時代的「食養會」創作。
「水土不服」,跟「身土不二」意識上意義相反,因為一般很少人會在自己的地方對食物與環境感到不適。

1907年,日本陸軍藥劑監石塚左玄作為「食養會」會長以以食養生的理論開展活動,他提倡「玄米菜食を基本とした食養」(以基本食物來養生)。當時的日本國內曾有人認為「白麵包會可導致亡國」(食パン亡國論)[1]。石塚左玄認為,人應當多進食身處的土地生產的和應節的食物。
1912年,食養會理事陸軍騎兵大佐西端學也提倡這個觀點。[2]他簡化了石塚的理論,在以「進食當地生產的食品會使得身體健康,進食外來食品則會令身體變差。」來解說的時候,西端學從京都僧侶中得知佛學中有「身土不二」這個詞。此後,西端就以「身土不二」作為口號來推廣他的理論,並作為食養會獨自的大原則來推廣。
進入昭和時代後,「吃本地生產的食品會使身體變好,這是基於佛教的日本傳統」這種說法,在有機農業、自然食品生產業、生協運動、一部分農業團體、替代醫療業等領域中漸漸傳播開來。
1989年,韓國農業協作中央會從日本有機農業的文獻中得知「身土不二」這個詞,並從此以此詞作為國產品愛好運動的口號,成為一大熱潮。但當時由於韓國人的誤讀,這個詞語被誤認為是「出源於中國的佛典,而且是中國古代的傳統」。20世紀90年代中,日本傳媒介紹韓國人這種文化的時候不清楚這個詞語的來源,為以後的「中國起源說」和「韓國起源說」創造了契機。
應節食物營養價值比反季節食品營養價值要高,而新鮮的食物則會味道更加好。經過長途運輸的食品價格會更高,不夠新鮮(營養價值可能會遭受損失),也有可能被偽裝成其他產地。

佛教用語的「身土不二」
南宋僧人智圓的《維摩經略疏垂裕記》記載:「二法身下顯身土不二 由依正不二故便現身即表國土 離身無土者荊溪雲 此是法身身土不二之明文也」以及唐代僧人妙樂大師湛然的《維摩疏記》、日本鎌倉時代的僧人日蓮的《三世諸佛總勘文教相廢立》、無住道曉的《雜談集》、親鸞的《教行信証》都有記載過這個用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