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的路易斯教授(James D. Lewis)發表在知名的科學期刊(science)的研究指出,腸道菌菌型不同,所喜歡的食物也不一樣,路易斯教授找來了98位健康的民眾填寫飲食問卷,並檢測這些人腸道菌的基因型,發現類桿菌屬(Bacteroides)的腸道菌喜歡典型的西方飲食,像是肉類及高脂食物,而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則喜歡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柏克博士(Peer Bork)領軍的跨國研究團隊在20114月的自然期刊(Nature)上發表研究指出,他們觀察人體腸道菌的基因形態,發現可以明顯區分出為三個族群,並以菌落數量最多的細菌名稱來命名菌型,第一種主要是類桿菌屬(Bacteroides)為主,第二種主要是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第三種則是以瘤胃球菌屬(Ruminococcus)為多數。


1.類桿菌屬(Bacteroides):乳酸菌(Lactobacillus)、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嗜鹼菌(Alkaliphilus)等。


2.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螺旋桿菌(Helicobacter,幽門桿菌)、霍爾德曼氏菌(Holdemania)等。


3.瘤胃球菌屬(Ruminococcus):共生小桿菌(Symbiobacterium)、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等。


腸道菌會協助人體消化及合成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像是第一種類桿菌屬(Bacteroides)會生產製作維生素B7(生物素)的酵素,第二種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則會生產製作維生素B1的酵素。目前尚不清楚每個人的腸道菌落為何都不相同,柏克博士發現與年齡、性別、種族和飲食習慣都與體內的菌型無關。


 


 


 


 






三大菌型的特性













1.類桿菌屬(Bacteroides)



擅長分解碳水化合物,擁有這種菌型的人


可能會比較不容易肥胖。



2.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



會分解腸道黏液,增加腸道疼痛的機率。



3.瘤胃球菌屬(Ruminococcus)



會幫助細胞吸收糖分,這種菌型太多


可能讓體重會有增加的現象。





 






人體腸道菌落不同菌型的可能原因










1.由每個人的血型決定。



2. 腸道中有三種化學反應可以去除食物在腸道中發酵時所產生的氫氣,而這三種代謝模式有可能決定了腸道菌落的主要菌型。



3.嬰兒時期,因為免疫系統尚未建全,此時隨機接觸到的菌種決定了日後腸道菌的菌型。



 


 



路易斯教授瞭解了98位健康的民眾飲食習慣及他們腸道菌的菌型後,更進一步想要知道改變飲食是不是會改變腸道菌的菌型,於是邀集了10個健康的民眾在醫院住了10天,5位吃高脂低纖的食物,另5位則是吃低脂高纖的食物,在24小時後檢測,發現腸道屬菌的組成菌種有改變,但10天後檢測,仍維持相同的腸道菌菌型。


每個人的菌種可能高達上千種,由於腸道菌很敏感,短期飲食改變就會造成腸道菌菌種的變化,如果想要改變腸道菌的菌型,可能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如果想要改變腸胃道的菌型需要多點時間哦!羅馬不是一日造成的,祝各位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