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膽固醇排行(海鮮100g/膽固醇(毫克))




























































小魚乾




669




草蝦




157




蝦米




650




干貝




145




烏魚子




632




九孔




102




魷魚絲




330




龍蝦




86




小卷




320




鮑魚




59




紅蟳




300







55




柴魚片




240







56




花枝




203




海蜇皮




22




章魚




183




白海參




0





 

















































































































名稱




DHA含量




 




 




(毫克/100公克)




 




 




鮪魚




2,877




 




 




海鱸魚




1860




 




 




紅魽




2182




 




 




鯖魚




1142




 




 




秋刀魚




1,126




 




 




海鰻魚




1,256




 




 




沙丁魚




1,136




 




 




紅鱒




1096




 




 




鮭魚




874




 




 




黃魚




1090




 




 




鯉魚




480




 




 




吳郭魚




160




 




 




鱈魚




126




 




 




虱目魚




144




 




 




花枝(烏賊)




3440




 




 




小卷




3193




 




 





 




 




DHA存在於海中的浮游生物(植物)類中,而這些浮游生物被魚類吃下後,DHA便轉存於魚類體內:而魚體內DHA含量最多的部份則是眼窩的脂肪、其次為魚油Ω-3不飽和脂肪酸的主要成分為EPA(二十碳五烯酸 Elcosapentaenoic acid)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被稱為腦黃金,是腦組織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EPA是血管清道夫,它可以清理血管、降低血脂。日本東京醫院與其他大學的研究認為:EPA是一種抗血管硬化的重要元素,降低凝血及發炎反應,減少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增加好的膽固醇(HDL),降低不好的膽固醇(LDL),有些研究也指出可以降低血壓。然而,Ω-3不飽合脂肪酸是人體所不能合成的,必須要靠攝取外來的食物才能取得,最主要的來源是深海的魚類。




繼英、美、芬蘭、南非與香港等19國訂出「海鮮指南」後,台灣學者預計年底也將推出台灣版海鮮指南,依海洋資源與養殖漁業現況,將台灣人常吃水產分類,提醒民眾,別吃沙魚;想吃白鯧、養殖石斑、曼波魚、鮭魚的話,也最好三思。
太平洋等重要魚場漁獲量下滑,漁業資源不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全球大型超市如Wal-mart今年起販售經「海洋管理委員會(MSC)」保育認證的魚種;美國量販商Costco也承諾停止供應無MSC認證的野生魚種,就連麥當勞也同意只採購確保資源量與漁法永續的鱈魚。


  台灣版「海鮮指南」多年,依照魚種資源的生態恢復力與食物鏈,發展「底食原則」,也就是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魚成長緩慢且數量少,容易因過度漁捕而滅絕,應避免吃用購買;購買位於食物鏈底層、數量較多的小型魚,對生態衝擊力道較小。


  依照「底食原則」,建議台灣民眾多吃秋刀魚、吳郭魚與鯖魚等,避免食用數量稀少的魚種如野生石斑、野生烏魚及沙魚,保育類的豆腐沙更是「絕對不能吃」。此外,因沿海白鯧魚與曼波魚數量越來越少,最好也避免食用。殖魚數量雖較野生魚穩定,但「葷食」和「素食」養殖魚,對生態衝擊程度天差地別。如養殖石斑魚或草蝦,多是以小魚磨成的魚粉飼料餵食,這也創造「底拖網」捕撈需求,進而危及魚苗生存,妨害海洋資源永續。可多選購以動物性蛋白為餌料的虱目魚、鯉魚或養殖烏魚等魚種,少買遠道而來的海鮮。




日本、台灣及香港,漁獲的消耗量很大,憂鬱的機率很低。日本飲食裡,所含的omega-3脂肪酸是美國飲食的15倍。研究顯示,日本人發生憂鬱的機率是美國人的十分之一。這項差異據稱在年老族群也是如此。美國的老人約有44%有憂鬱的症狀出現,日本的老人則只有2%




 


藻類!放線菌!




造成養殖魚有臭土味的最大原凶,就是一種名為「土腥素」(Geosmin)的化學物質。土腥素是某些藻類與放線菌代謝後產生的物質,容易經由魚的呼吸系統進入到魚體內蓄積,這就是大家都不喜歡的臭土味。

台灣夏季水溫高,藻類容易繁殖,大量的藻類在旺盛的光合作用下,提高了水中溶氧量,升高池水的pH值,皆有助於放線菌的生長。如果再加上養殖時過份餵食,餌料未能及時被魚吃完,將溶在水中,增加池水的有機質,更是藻類與放線菌最滋養的溫床。




 


魚類代表




1.生殖洄游 鲭魚、鯛、鰤魚、鰻魚 2.幼期洄游 多數魚類 3.索餌洄游
裸溫科魚類 4.季節洄游 鰹、鲭魚、鯛、烏魚




 




美國FDA建議孕婦少吃鯊魚旗魚大青花魚馬頭魚 (鲔魚鱈魚) 汞超過1ppm (0.5ppm)


 


 


全世界一億噸魚類中有40%被磨成粉狀做成魚飼料,用來養魚,而不是做為人類的食物,使保水產養殖愈多,能食用的海洋魚類就變得愈少,因為我們只是將一種魚轉成另一種魚。故吃大型肉食性養殖魚類,不如直接去吃小魚,例如鯷魚、鯡魚和鯖魚更划算,因5 -10公斤小魚製成的餌料只能轉換成大魚 1公斤的肉,且這些小魚也能讓你擁有健康的能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明勇食養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